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心理 > 最后通牒效应的例子和运用

最后通牒效应的例子和运用

2025-05-01 16:38:39 [婚恋情感] 来源:重庆国月凯

“最后通牒效应”是最后指人们在任务期限即将临近截止时,才表现出努力去做的通牒心理现象。

  最后通牒效应发现背景

教育家曾经让一个班的和运小学生做过一个实验,任务是最后让他们阅读一篇课文。实验的通牒第一阶段,没有设定限制时间,和运让他们自由阅读,最后结果全班学生平均用了8分钟时间阅读完;第二阶段,通牒要求他们必须在5分钟内读完,和运结果他们不到5分钟就读完了。最后这个实验反映出了“最后通牒效应”对人们心理活动的通牒促进作用。“最后通牒效应”是和运指人们对于任务产生的拖延情绪——对于不需要立刻完成的工作任务,人们往往会等最后一刻来临时才会拼命去完成。最后

  最后通牒效应的通牒例子和运用

(一)学校教育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家丹·艾瑞里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学生布置了三篇论文作为学期作业,和运并给出了两个选择:要么设置三个独立的截止期限,要么在期末时三篇一起上交。而且一旦超过了截止期限,会被扣除一定的分数。但是即便早交了论文,论文还是会被留到期末评分。因此,从理智的角度考虑,早交论文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设置三个独立的期限,为不同的论文设置不同的截止日期。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把三篇论文都留到期末交,很可能导致期末压力太大。学生的选择恰好反映了“最后通牒”的效用,他们用外部的“最后通牒”来约束自己,督促自身完成任务,尽可能地将时间和精力合理地分配。因此,教师在管理学生、帮助学生制订和执行有关计划时,一定要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完成任务的时间,向学生发出“最后通牒”,让学生有章可循,走向自律。

(二)婚恋家庭

可可是个准备上小学的小女孩,妈妈给她买了一堆绘本,她每天看得不亦乐乎。但是问题出现了,她经常抱着书一直翻阅不肯睡觉。第二天早上还要起早上幼儿园,睡眠不足怎么办呢?妈妈很担心,于是跟可可“约法三章”,晚上8点半洗澡刷牙。9点再看绘本,9点半收拾好绘本上床,9点45分铺好床关灯。也就是无论如何,必须在9点45分关灯。可可为了适应这些时间的“最后期限”,还是做了一番挣扎。第一天她洗澡拖拉了一会儿,9点半才洗完澡。她跟妈妈哭闹,但是妈妈的态度很坚决,这是规则,必须遵守。可可知道哭也没有用,第二天就迅速洗完澡,不到9点就吹干头发坐在书桌前开始翻书了。9点半,妈妈过来,发现可可已经把绘本收拾好了。这样通过几个“最后期限”,可可有了一套完整的睡前仪式。她每天既可以看喜欢的书,又能睡得好。

(三)人际交往

在人际交往过程,灵活运用“最后通牒效应”能促使友谊长久地维持。小娟有一个好朋友晓丽,她们从小就是朋友,一直相处得很愉快。但是她们之间也会存在争吵,其原因主要是晓丽缺乏时间观念,每次她们约好一起出去玩的时间,晓丽总是会迟到,这样小娟非常不开心,但是每次沟通后,晓丽下次还是会迟到。因此,小娟决定采用“最后通牒”的方式,督促晓丽按时赴约,在约定前一天小娟会多次提醒晓丽,在约会当天她也会“还有两个小时”“还有一个小时”地督促晓丽,经过一点时间的提醒与监督后,晓丽终于可以在约定时间前到达指定地点。当与人相处时,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采取“最后通牒效应”,提升他们的时间紧迫感。

(四)单位工作

美国的谈判专家柯英,在担任美国某企业的代理期间,曾和日本某企业进行过一次谈判。柯英刚下飞机,代表日本企业与他谈判的两名职员已经在出口处迎接了。这两个人热情地接过柯英的行李,用高级轿车送他到已预定好的旅馆。路上,日本职员彬彬有礼地询问柯英,预定哪一天的班机回去,他们好预定汽车。柯英受到如此礼遇,自然地从口袋里取出回程机票给日本人看,上面写着返程的时间。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无意中泄露了行程,让自己在谈判中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在前十天里,日本方面每天只是招待他到各个名胜古迹参观游玩,对有关谈判的重要内容一句也不提。直到柯英快离开的最后两天,谈判才正式开始,到了最后一天,双方的谈判才真正进入主题,当谈到最重要的问题时,接柯英去机场的小轿车已经等在门口了。于是,最后的谈判只好在车里进行,直到柯英临上飞机时,才最终达成了谈判的协议。当然,谈判的结果对美方非常不利,日本人因为巧妙地运用了最后期限的技巧,大获全胜。

  最后通牒效应的启示

启示一:制订时间管理计划,学会进行任务分解。在没有外部期限的时候,我们便很容易拖拉。这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期限。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例如,如何合理安排假期的时间。良好的时间安排,可以使生活更加有规律,培养自身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管理,我们也容易进入一种健康模式,精神会更加充沛。拖延的一个原因就是恐惧。当我们面对一个大任务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产生恐惧之情,害怕自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先完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当小任务全部完成的时候,大任务也就完成了。小任务相比大任务也更容易理解,可以将完成任务的工作从抽象转换为具体。

启示二:增加时间的感知度,设置奖惩机制

拖延者擅长塑造时间假象,“还有时间”“还有机会”“还有下次”,直到临近才发现,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比自己想象的更少。由此引发的焦虑、恐慌和自责会自然地促进人们用撒谎、逃避和放弃的方式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人生机遇。我们需要培养自己合理计算时间的能力,增强对时间切实的感知,并且要培养自己的紧迫感。因此,给自己要完成的目标设置一个可以得到的好处或者阶段性的奖励,会加强你的动力。这样机制的设立,可以有效避免拖延症,不会让工作拖到最后期限才开始行动。

(责任编辑:职场心理)

推荐文章
  • 哪些人适合学习心理咨询,动态与活动

    哪些人适合学习心理咨询,动态与活动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此时,心理咨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杭州心理咨询师表示心理咨询可以帮助焦虑的人们缓解压力,疏导心理,能够帮助人们放松 ...[详细]
  •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步骤 心理咨询师应该如何成长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步骤 心理咨询师应该如何成长 敬畏与感恩交织,心理咨询之路充满变数。从读研到销售,经验的积累为我成为一名咨询师奠定了基础。对咨询的敬畏让我谨慎选择专业之路,尊重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曾以来,通过与不同咨询师的体验,我感受到咨询的积极 ...[详细]
  • “人若无能,一看便知”:没出息的人,张口闭口都是这三句话

    “人若无能,一看便知”:没出息的人,张口闭口都是这三句话 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其实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就能略知一二。无能的人,往往口头上总挂着三句话,这些话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心态,也揭示了他们的行为模式。正如古人所言:“言行一致,表里 ...[详细]
  • 男人实施家庭暴力是出于什么心理 男性家庭暴力源自这五种心理

    男人实施家庭暴力是出于什么心理 男性家庭暴力源自这五种心理 面对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行为,人们往往会有愤怒的情绪,觉得此人真是野蛮。然而根据心理医生的临床经验,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尤其是男性,有着某些病态心理,这些病态心理包括:一、低自尊这些男性自信心不足,无法 ...[详细]
  • “要不是为了他,我早就离婚”

    “要不是为了他,我早就离婚” 当你感觉到你的婚姻名存实亡时,当你看到自己的父母因为自己的婚姻生活感到难过时,当你与自己的爱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争吵、他都只为自己辩解而不会做出改变时,以及很多其他让你感到对婚姻失望的时刻,你迫切想要一 ...[详细]
  • 女生是否会在意男友的家境 女生更看重家境还是能力

    女生是否会在意男友的家境 女生更看重家境还是能力 当谈到恋爱关系时,人们常常会讨论女生是否会在意男友的家境。有些人认为女生更看重男友的家境,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女生更注重男友的能力。事实上,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每个女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偏 ...[详细]
  • 管理情绪的3个有效方法

    管理情绪的3个有效方法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而情绪的管理成为至关重要的能力。面对种种压力,我们不得不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找到合适的方式表达,以避免对身体和关系造成不可逆转的 ...[详细]
  • 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家长现在了解还不晚

    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家长现在了解还不晚 导读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如果不稳定,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亲人去世等,都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安全。这些不稳定...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的 ...[详细]
  • 准大学生”当心“理想间歇”,

    准大学生”当心“理想间歇”, 随着高考录取结果的公布,一批批考生陆续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这时,许多考生开始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作为高校的辅导员老师和学哥学姐却有许多事情要提醒未来的大学生们。对心理落差要有准备 药学院大一学生丛玉杰 ...[详细]
  • 情绪波动怎么办缓解 如何转化我们与情绪的关系?

    情绪波动怎么办缓解 如何转化我们与情绪的关系?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各种情绪波动,而心理咨询提供了许多方法来转化这些情绪。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不同寻常的观点——情绪本身并非问题所在,问题真正存在于我们与情绪的转化之中。那么该如何转化我们与情绪 ...[详细]
热点阅读